来永州市博物馆,看永州珍宝,赏瑶族民俗

发稿时间:2018-09-26 12:17    浏览次数:2610    来源:文化湖南    作者:

微信图片_20180926200851.jpg

我是国家三级博物馆,湖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,地市级综合馆。

微信图片_20180926200854.jpg

我于1998年10月开馆,主楼共5层,临街地上4层,地下一层,裙楼2层。建筑座东朝西,造型为中国传统大屋顶四合院形式,占地面积18000平方米,建筑总面积7075平方米。

全馆收藏有永州及其管辖的9个县出土、征集而来的文物10000余件,其中国宝文物17件。

微信图片_20180926200859.jpg

我在永州市零陵区南津南路414号。

主楼层顶翼角高翘,裙楼四角建有凉亭,古色古香,颇为壮观。来了你就知道!

微信图片_20180926200902.jpg

微信图片_20180926200904.jpg

战国十二竹叶四山纹铜镜

微信图片_20180926200908.jpg

1992年于零陵区鹞子岭出土。铜质,灰绿色。镜圆形,三弦钮,方钮座。据文物专家鉴定,它属实用器,表面非常光洁,如同战国时期宫殿里贵妃们的脂粉,带给人们无限想象。

纹饰由地纹和主纹组合而成。地纹为竹叶纹,让人感受到两千多年前湖湘大地的勃勃生机,和青青翠竹的丝丝绿意。在地纹之上于凹面方格的四周,向外伸出四组连贯的花瓣,在各组花瓣之顶端又连接一棒槌状的长叶纹,四组花瓣与长叶纹将镜背分为四区,每区内有一倾斜的“山”字,在各“山”字之左有一片花瓣。全镜的花瓣均以窄蒂纹相连接。

此镜代表了我国铜镜铸造技艺在西汉达到鼎盛时期的水平。透过它,我们可以看到潇湘大地上一种最古老、最淳朴的精神图腾。

宋“永州官人”铭文陶窑具

在冷水滩区三多亭窑址发掘出土。

别小看它!该器对研究古代陶器制作工艺具有断代标准器的作用,证实了永州三多亭陶瓷窑的显赫地位,是迄今湖南发现的最好的南朝窑址,其技术、工艺水平极高,为湖南省青瓷早期段的研究提供了非常宝贵的实物,为湖广地区湘江漓水流域的制陶业找到了源头。

清康熙五十三年湖南省酃县高山瑶“评皇券牒”木刻板

微信图片_20180926200913.jpg

微信图片_20180926200918.jpg

2005年在蓝山县荆竹乡征集,是迄今为止国内首次发现的《评皇券牒》木刻印版。除文字叙述外,还绘有瑶族服饰饰、瑶民生产和娱乐场面。

长期以来,瑶族人民在反对民族压迫、民族剥削,捍卫民族生存的斗争中,一直把它作为维护民族权力,争取民族平等的武器和凭证,因而被瑶族群众视为传家宝。

它对推进瑶族历史文化和源流研究,可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。同时,对研究雕版印刷术在永州瑶族地区的传播,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。

东汉潘利作半圆方格神兽纹铜镜

微信图片_20180926200922.jpg

上世纪80年代,在当时的零陵地区祁阳县大忠桥乡胜利村,由当地村民蒋绍宝在挖墙基时挖出。乍看,这块直径只有14.5厘米,重量只有475克的圆镜并不起眼,但经过清洗,人们发现,这块铜镜呈圆形,中间有个半圆纽,根系在一个圆座上。座的周围,饰有人兽等纹,镜的边缘饰有雷纹。

最令人惊奇的是,围绕仙人、神兽,居然还有12枚图章,每一枚图章都有铭文,连起来的内容是:“潘利作镜,幽炼三商,周刻无极,配象万方,白牙禺乐,众神见容,百吉并存,服者吉羊,神福佑从,保子宜孙,位至三公,其师命长。”

那些精美的纹饰,仿佛是一簇簇蹿腾的火焰,一下子将人的思绪点燃。

微信图片_20180926200925.jpg

我有四个固定展览:

微信图片_20180926200928.jpg

永州国宝展

以玉蟾岩远古文化、舜文化、理学文化、碑刻文化、柳子文化、瑶文化等为代表的多类型文化构建了永州地方历史文化体系,释放出独特的文化魅力。

永州瑶族民俗展

在这里,让你看足瑶族古建筑及瑶族特色文物精品,尽情欣赏瑶族的独特韵味。

江永女书展

既不是湘语、西南官话,也不是瑶语;而是一种流行在江永县一带的汉语土话。

让这些神秘的文字,带你走进女性之间的秘密和故事。

道县玉蟾岩远古文化陈列

国际考古学界和农学界的一个热门话题——稻作起源,在这里看个够!


上一条 里耶古城(秦简)博物馆 1970-01-01
下一条 在江永出土的这件铜樽上,品赏两千年前流行的祥瑞图 1970-01-0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