春秋愠儿青铜盞
(红网记者 李婷)岳阳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是什么?这个问题再也不是岳阳人无法回答的难题了。记者从岳阳市文物管理处获悉,经过多名文物专家的辨认、考释,结合此墓的出土情况,将春秋中期后段的楚国器物“春秋愠儿青铜盞”确定为镇馆之宝。
“春秋愠儿青铜盞”是1986年在岳阳县筻口镇莲塘村凤形咀山岀土。当时,考古发掘的古墓为春秋时期楚国墓葬,除岀土该青铜盞外,同批还出土青铜戈二件、青铜鼎二件,青铜簠、盉、盤、匜、匕各一件,其中青铜盞上有铭文七字,通过辨认、考释,结合此墓的出土情况,专家认为属春秋中期后段的楚国器物,因铭文中有“愠儿”两字,故命名为春秋愠儿青铜盞。
青铜盞通高18厘米,口径19.5厘米。器作扁园形,盖隆起,中部有由蛇盘结而成的镂空圆形提手,由四组(毎组3根)共12根圆柱承托。平沿,直口,近沿处饰四个环形耳。盖口有三个距离相等的兽面扣卡,盖上饰陶索纹三周,间以蟠螭纹、蟠虺纹及变形蝉纹。器身直口,方唇,平沿,附由蛇盘绕而成的镂空兽首形耳和两个小环形耳,。束颈,器壁圆鼓,深腹,圜底近平,下有三个由二条小蛇盘结而成的镂空足。腹部饰綯索纹三周,间以蟠螭纹、蟠虺纹和变形蝉纹,器盖、身内壁有铭文七字,经考证大意为:“春秋时期湘北一带,形势大好,它是楚国坚实的农业生产基地,铸成楚国强盛的基础。”铭文内容虽然简单,但一字一议,表述得比较完备。
“这是春秋中期后段或中晚之交的楚墓随葬物。证明春秋中期,岳阳新墙河流域已为楚国版图。”据文物管理处工作人员李鹰介绍,愠儿青铜盞是至今全国出土十余件楚式铜盏中唯一有铭文的,无论在古文字研究和青铜器铸造方面,还是在楚文化研究方面都是极其珍贵的实物资料。
镇馆之宝“春秋愠儿青铜盞”收藏在岳阳博物馆内,目前博物馆正在进行15年来的首次提质改造,暑假期间将以全新的面貌对外开放。有兴趣的市民,届时可以到博物馆目睹镇馆之宝的“风采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