湖南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八:大桥剪纸
大桥镇位于湖南省衡东县北部,大桥剪纸始于明朝末年,至解放前夕形成了具有地域特征与地方特色的剪纸风格。新中国成立后在形式与内容上又有了进一步发展,更为贴近生产与生活。改革开放的春风给大桥剪纸带来了勃勃生机,剪纸队伍不断壮大,其作品随着各级展览、大赛中的频频获奖而在省内外产生了较大的影响。1997年,大桥乡被命名为省级“剪纸艺术之乡”。2009年,大桥剪纸列入衡阳市“非遗”名录。
大桥剪纸具有较高的艺术审美价值,表现在其作品的意境美、形式美、装饰美、抽象美、情趣美、构图美等等给人以不同的美的享受,其所表现的变形率真、简略稚拙,与外来文化的现代审美意识相吻合。
大桥剪纸具有较强的实用价值。她不仅是村民美化生活的装饰珍品,更是他们心中“吉庆祥和”的象征。每当逢年过节、男婚女嫁、添丁祝寿、乔迁志庆、丧葬祭祀、绣花底样等等都能看到剪纸艺术的身影,这种习俗一直延续至今。大桥剪纸具有浓郁的民俗文化特征和鲜明的艺术特色,其风格特征、形式特征、色彩特征、题材特征构成了大桥剪纸的独特性。大桥民间剪纸以剪为主,现代剪纸以刻为主,剪刻并用,其风格既有南方剪纸的细腻、秀丽,又兼北方剪纸粗犷、质朴的特性。大桥剪纸以单色为主,色彩浓艳,呈现出淳朴华美的艺术魅力,为世人所青睐。
大桥剪纸艺人中有的还是皮影艺人、纸扎艺人,主力军是农村中的劳动妇女,剪纸是她们日常生活的一项主要内容,是她们审美情趣和聪明才智的集中表现。在品类繁多的民间剪纸艺坛上,其构图饱满、造型生动、色彩绚丽、剪工精到独树一帜,达到了工致传神、雅俗共赏的境界。
目前,大桥剪纸的传统技艺大多留存在几个70岁以上的老艺人手中,面临后继乏人失传的危险,亟待予以抢救、保护。
大桥剪纸是衡东县别具特色的“非遗”保护项目。对她进行保护和研究,对繁荣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不可替代的现实意义。